現代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業也體現著有機二元論的品牌標識思想! 于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誕生。這部 ENIAC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占地 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它的計算速度在當時而言很快,每秒鐘可進行大 約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當然這么龐大的家伙也非常耗費電 能,據傳 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
這龐然大物使用的真空管損耗率相當之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掉 支真空管,操作人員也需要花至少15分鐘的時間才能找出燒壞掉的管子,使 用時顯得極不方便。 在1994年12月,美國 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 機,每秒可進行3280億次加法運算,這可是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AC的 6600萬倍! 時至今日, Intel公司仍然為這個世界貢獻著卓越的微電腦芯片核心技術, “給電腦一顆奔騰的芯”,每個人現在都很容易就能發現電腦上的“Intel Inside”""就是其以前獨有的“品牌標識識別”!
Intel公司的品牌形象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避免視覺和感知上的審美疲勞, 在2006年1月4日, Intel開始正式啟用全新的品牌標志,同時更新的還有新 的宣傳標語,詳細見后面章節介紹。 正式提出現代電腦體系結構的是號稱“電子計算機之父”的數學家馮·諾 依曼(J.Von Neumann),馮·諾依曼機體系結構的思想主要之點是存儲程序的 概念,用0和1在計算機中代表斷開和接通的兩種電信號,屬于機器語言。 ——這個基本理論常識,在中科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1995年碩士生入學 試題中也曾出現過。 用二進制編碼來表示的數據組合、序列化為二進制字節數組,就進一步 構成了現在國際通用的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ASCl碼,也就是說,一切字 母、數字和符號都必須按照規則用二進制編碼來表示,ASCI碼也是計算機交 換信息的標準代碼,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O)定為國際標準代碼。
在1980年頒布的《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一基本集》國標交換碼, 國家標準號為:GB2312-80,當時選入了6763個漢字,分為兩級,一級字庫 中有3755個,是常用漢字,二級字庫中有3008個,是次常用漢字;還選入 了682個數字和特殊符號字符。 一個基本比特位(Bit)是0或者1,是數據的最小單位,八個比特位為 一個字節(Byte)。一個漢字是兩個字節,一個字母或標點符號為一個字節, 同一個漢字有ASII碼和區位碼等與之對應,稱為“漢字區位碼”。 例如:中5448國2590品3823牌3738 計算機內存是由千千萬萬個小的電子線路組成,每個代表0和1的電子 線路能存儲一位二進制數,若干個這樣的電子線路就能存儲若干位二進制數。
隨著現代微電子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微型電腦逐漸開始得到普及應用, 在0、1這個基礎上的無窮組合、變換,就構成了現在豐富多彩的操作平臺和 各種應用軟件,使得電腦在各個領域都得以廣泛應用。 所以說,現代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業也體現著有機二元論的思想,人類 邏輯思維的生成和現代科技的進步密不可分,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之所以說現代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業也體現著有機二元論的思想,是因 為在最基本的二進制0與1基礎上進行有機的組合、排列,充分發揮個體的 主觀能動性和主觀創造性,使之變化無窮、應用無盡,無論在各行各業、任 何領域,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機二元論品牌標識,這種符合人性進化的哲學思想,竟然深深地隱藏在我們身 邊電腦里的每一個字母、漢字和字符下面! 其實,無論現代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信息 科學、經濟管理科學、軍事學、機械學、工程建筑學等一切學科,都潛在著 一種能量,這就是變通理解、不斷創新進步的能量!
人和時代設計
品牌設計、VI設計、標識設計公司